水产芽孢杆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厌氧及好氧菌株,主要分布在土壤、河水、河床沉积物等地方。其形态为革兰氏阳性的芽孢杆菌,长约1~3μm,宽约0.5~1μm,染色体DNA大小为5.3Mb。以下重点介绍水产芽孢杆菌的形态结构、生长特性以及在水产养殖环境中防控措施。
一、形态结构
水产芽孢杆菌形态上类似于其他芽孢杆菌,菌体呈直杆状,近端有一个圆形的胞“体”,能够分裂生成多种不同的孢子,其中内芽孢子分布于菌体内另一个端的偏心孢子,外芽孢子则分布于菌体另一端的中央。菌落一般为灰色、白色、黄色或黄棕色,通常是柔软且有点湿润的质地,表面呈现出细盘结构。
二、生长特性
水产芽孢杆菌适合于多种不同的环境生存,如室温、加温育种箱(25~37℃)和低温育种箱(4~10℃)等,生长速度受到温度的影响比较大。同时,菌株的pH也受到温度调节,通常在中性到弱碱性的环境中生长较为迅速,但在较为酸性的环境中,则会明显减缓。
在普通富含培养基上,水产芽孢杆菌呈胡萝卜色、发黑色斑点或极线,此外,该细菌种类通常存在革兰氏阳性反应以及李斯特氏鞭毛的运动方式。
三、水产养殖方面的危害和防控
在水产养殖环境中,水产芽孢杆菌对鱼类健康产生较大的危害,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来减少水产芽孢杆菌对鱼类健康带来的危害。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水质管理,提高水质清洁度;
2.维护网箱、池塘等养殖设施的清洁卫生;
3.加强饲料卫生管理,不使用过期或破损的饲料;
4.采取适度使用抗生素的措施;
5.选用抗菌亲和力较强的养殖床料和添加剂;
6.有效预防水产疾病,避免细菌感染的暴发疫情。通过对其生长特性和对水产养殖环境的危害进行分析,我们有必要从多方面入手,加强水质管理和设施卫生等方面,从而控制其对鱼类健康的影响,保证水产养殖的安全健康。